近日,志邦家居发布年报称,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.62亿元,同比增加21.75%;实现归母净利润3.29亿元,同比增加20.72%;实现扣非归母利润2.85亿元,同比增加12.53%。经历了2018年的行业低谷之后,志邦家居业绩迎来回升,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速相比2018年均实现提升。
地产回暖带来业绩改善
随着房地产行业落实“房住不炒”政策,市场调控持续加码,作为地产下游的定制家居行业2018年以来遭遇了空前困境,志邦家居、索菲亚、金牌橱柜等定制家居企业均陷入增长瓶颈。
相关数据显示,从2016年开始,住宅竣工面积持续低迷,期房销售面积不断增长,交房缺口却在不断扩大。2019年开始,房地产行业竣工情况有所好转,因此定制家居行业的需求出现回暖。
受地产竣工情况好转的影响,志邦家居2019年取得了较为可观的业绩增速,尤其是第四季度实现了非常强劲的增长,主要是受工程端结算放量的影响。财报显示,公司2019年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.04亿元,同比增长43.66%,增速较三季度的16.94%有明显提升,四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.96亿元,同比增长38.96%,三季度同比增速则仅为13.06%。
有业内人士认为,定制家居行业与房地产关联度非常高,需求主要发生在交房阶段,2019年地产竣工情况的好转意味着交房后装修需求的提升,因此包括志邦在内的定制家居企业2019年业绩均出现回暖。
天风证券研报显示,预计2020年竣工仍将持续改善,由于2016~2018年精装修开盘套数都是高增长,结构上未来交付也有望实现高增长,定制家居行业在交房回暖周期有望实现继续增长。
加快全品类布局
2018年开始,定制家居行业在经历长达几年的高速增长之后,随着大量企业蜂拥而入,行业竞争加剧,开始进入持续洗牌阶段。由于单品类竞争加剧,叠加竞争带来的客单价下滑,原先以单一品类为主的定制家居企业纷纷效仿行业龙头欧派家居、尚品宅配,开始加快产品线的布局。
某券商轻工制造行业分析师表示:“定制家居企业这两年几乎都在往全品类和全屋定制转型,产品线的完善可以补齐短板,带来新的增长空间,同时,全屋定制的客单价和毛利率也远高于单一品类。”
志邦家居的转型决心可见一斑。2018年8月,志邦厨柜正式更名为志邦家居,开启了从单一橱柜业务向多品类业务拓展的探索。特别是2019年12月,志邦家居发布公告称,将IPO募集资金拟投资的“年产20万套整体厨柜建设项目”,转向“定制衣柜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”的建设。
志邦家居目前主营业务品类包括定制厨柜、定制衣柜、木门墙板及厨用电器、软体家具、定制窗帘等全屋产品。2019年志邦定制厨柜业务的收入21.17亿元,占营收的比例为73.5%,同比增长9.8%,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。但是,随着衣柜业务拓展提速,逐步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,2019年定制衣柜实现收入7.34亿元,占营收比重25.51%,同比增长70.8%。
此外,公司还在开拓木门墙板等新的定制品类。公司方面表示:“志邦木业投产后,将形成年产木门及家居配套50万套的生产能力,目前已经部分产能释放,2019年度实现木门收入2760万元,同比增加254%,2020年木门将重点开拓精装修工程业务渠道。”
截至2019年底,公司拥有厨柜经销商1252家,店面1535家;定制衣柜经销商889家,店面1078家;木门经销商127家,木门店面156家。公司方面表示,2020年预计净开店厨柜70家,衣柜270家。
大宗业务或带来阵痛
志邦家居主营业务渠道分为经销、大宗、直营3类,其中以经销和大宗渠道为主,直营渠道为辅。公司大宗渠道2019年实现业务收入6.39亿元,同比增加63.65%,毛利率为42.03%。
自2010年开始全面布局大宗工程业务,过去4年复合增长率为43%。志邦家居方面向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表示:“大宗工程业务客户多为百强房企,占比为30%,其中前十房企客户占比为60%。”大宗业务的拓展尽管提振了公司整体营收,但是也存在一些隐忧。
毛利率方面,2019年志邦家居大宗业务毛利率为42%,但是从行业和历史数据来看,A股上市的定制家居企业主营业务毛利率普遍高达60%左右,以全屋定制业务为主的尚品宅配毛利率甚至高达80%。与零售端客户相比,定制家居企业在和房地产企业的合作中,拥有的话语权并不强,发展大宗业务未来可能会拖累毛利率。
现金流方面,行业发展初期零售客户以预付费为主,因此定制家居企业的现金流通常非常充裕。随着和地产企业合作的深入,由于房企普遍资金周转情况并不乐观,往往要求供应商先供货后付款,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定制企业的现金流。2018年和2019年志邦家居净经营现金流量分别下滑6.63%和6.88%,一定程度上也受此影响。
上述分析师表示;“由于精装房比例不断提升,与房企合作开拓大宗业务,对定制企业而言是不得已而为之,毛利率和现金流必然会受到负面影响,随着合作的深入,这种影响可能还会加剧。对定制行业而言,这是不得不经历的阵痛。随着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,头部定制企业加速成长起来,在与房企的合作中,才能获得更强的话语权。”